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宗亲:
大家好!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和激动的心情参加“飞凤衔书”祖屋的重光庆典活动。祖屋重光既是我们仲兴公子孙们的大喜事,也是我们卓氏族人团结、发展的象征与骄傲。在此,我谨代表清远市阳山县的宗亲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向为筹备本次活动付出了辛勤劳动的宗亲理事会成员及其他宗亲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谢意!
我们是十六世祖继源公于乾隆年间从这里(长乐县华山下)迁往清远市阳山县黎埠镇开基后香火相传的后裔。先祖迁徙阳山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目前我们在册宗亲有近200人。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由于交通和通信的不发达,致使我们与各地宗亲长期处于失联状态,想必我们早期的宗亲为此不知留有多少的遗憾。直至今年3月,我们通过“卓越风采”网与宗亲理事会秘书长炼锋兄弟取得联系,并进行互动交流后状况才得以改变。
记得今年3月13日晚上9时多,闲暇之余的我在互联网上百度了一下卓氏动态,其中的“卓越风采”深深吸引了我,网上有关五华卓氏2013年千人祭祖和族谱重修两大事项的描述更是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尽管我们与祖居地的宗亲失联已久,但我们始终不忘先祖们代代相传的祖训------我们的祖居地在嘉应州长乐县华山下。事实上,长期以来,一旦说起五华卓氏的人和事,我们总是倍感亲切。浏览完网站后,根据网站提供的联系方式,我发去了短信息,询问可否购买卓氏族谱事宜。不到一分钟,我收到了炼锋兄弟的回复,在相互简单的信息交流后,炼锋兄弟告知我:你们是仲兴公子孙,七世祖光谟公后裔(尽管由于缺乏史料,我并不了解仲兴公情况,也不知晓光谟公具体,但因为找到了根,当晚我还是兴奋得难以入眠)。3月22日,我从广州来到这里拜会宗亲理事会成员及部分在家的宗亲,借此顺利完成了认祖归宗使命。4月5日,宗亲理事会一行8人千里迢迢来到阳山参与我们的清明祭祖活动,并与宗亲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就,阳山宗亲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宗亲通过求学、经商和外出务工等途径离开了被唐代大文豪韩愈称之为“天下之穷处”的阳山,离开了被当代人称之为“穷乡僻壤”的小山村。现在我们这一分支已重新分布,原住地,阳山县城、清远市区、东莞市、中山市及广州市等均有我们定居的宗亲。从形式上看,这是继200年前继源公迁往阳山后其后裔的再次迁徙,但两者的本质不同,当年祖先们是为了寻找生存立足之地而四处“盲目”奔波,而今天我们则是为了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迈向现代文明的城市。
如果说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网站)顺利实现认祖归宗的愿望是神奇的,那么,今天能在此与各地宗亲一同参与祖屋的重光庆典则是幸运的。因为无论是去年的千人祭祖,还是浩大的族谱重修工程,又或是今天隆重的祖屋重光庆典等等都是我们宗亲事业中的大喜事,大事件。如此的规模和频度,即使不是是空前,至少也是百年难遇的,因此,能有幸参与其中,并借此与众多宗亲交流、联谊,共享信息,实属我们的莫大荣幸,是我们遇上宗族事业发展的好时机。
俗话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我衷心希望我们卓氏宗亲,无论源于五湖四海,还是来自海角天涯都能同心协力,奋发图强,为我们的宗族、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民族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在此过程中涌现出更多属于我们卓氏的优秀人才,乃至国家栋梁之材。
最后,衷心祝愿我们卓氏在宗亲理事会的组织、带领和宗亲们的共同努力下,族人更加团结,事业更加兴旺,人才更加辈出!祝愿在座的各位宗亲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清远市阳山县宗亲代表:卓松生
2014-08-24

评论